-

2023年以“工业化以来最暖年”收官

2024-01-14

111日,基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李庆祥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全球表面基准温度数据集(China-MST 2.0http://www.gwpu.net/),对1850-2023年全球表面温度评估指出:刚刚过去的2023年已成为全球最暖年份,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时期(以1850-1900年的平均值代替,下同)的升温幅度达1.40,更进一步接近巴黎协定给出的1.5温升阈值。值得注意的是,该升温幅度较上一个最暖年份(2016年)偏高了0.12(图1)。

从空间分布上看,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大部贡献了最强的升温幅度,中纬度地区的欧洲和中亚地区是升温贡献最强区域(图2)。与此同时,全球平均陆地气温(GLSAT)、全球海表温度(GSST)均达到了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位,其中GLSAT相对于工业化以来升温达2.43,比上一次最暖年(2016年)略高(约0.04,而GSST则相对于工业化以来升温达0.92,较大幅度(约0.15)高于上一个最暖2016年。这也体现了近期全球海洋的快速增暖趋势。

由于全球海温(GSST)自4月份以来,全球陆地气温(GLSAT)自6月份以来,均达到了当月气温距平的历史最高值水平,因此20235月份之后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也屡破当月的历史记录。2023年9月份,团队参考近5个下半年的平均温度距平水平,估测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将达到工业化以来的最高值(Li et al., 2023)。本次的评估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团队前的估测的正确性

20237月份以来,多个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均基于自己的数据集纷纷给出了2023最暖年份的预期,并指出,快速发展的El Nino事件是进一步推高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温度增暖的极端水平最为主要的因素,其他如野火频发、前一年汤加火山的后效影响、海洋污染等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以往经验,一些机构甚至进一步强调, El Nino事件次年往往会出现更高的全球平均温度水平,因此2024年还可能会出现更高温,这一趋势令人非常担忧。

李庆祥团队还首次利用19世纪有限的气温观测数据重建了1850-2023年中国区域平均温度序列,并利用最新发展的算法进行了观测约束(图1),并根据该序列对中国区域的平均气温距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的平均气温距平值在2023年达到1.50(相对于1961-1990年);如果参考全球工业化以来(用1850-1900年区域平均气温代表)的平均温度距平水平(-0.88),中国区域的平均升温幅度已经达到了2.38接近但仍然略低于全球陆地气温的平均增暖水平。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及其持续性存在明显差异(Li et al2022),各个地区的暖水平虽然存在差别,但未来气候变化应对必须依赖于全球各国通力合作、齐心谬力,共同保护和创造人类美好家园。

2024年盘点图1.png

1. 1850-2023年全球表面温度(GMST)、全球陆地气温(GLSAT、全球海表面温度GSST和中国气温(China SAT)的距平序列(相对于1961-1990年的平均值)

2024年盘点图2.png

2. 全球表面温度2023年的距平值(相对于1961-1990年的平均值)

进一步阅读:

[1]LiZ., Li Q., Chen T., 2023Record breaking high temperature outlook for 2023An assessment from CMST, Adv. Atmos. Sci., 2024,41:369-376, doi: 10.1007/s00376-023-3200-9

[2]Li,Q., Sheng, B., Huang, J. Li, C., Song, Z., Chao, L., Sun, W., Yang, Y., Jiao,B., Guo, Z., Liao, L., Li, X., Sun, C., Li, W., Huang, B., Dong, W., Jones, P.,2022, Different climate response persistence causes warming trend unevenness atcontinental scales. Nat. Clim. Chang. 12, 343–349.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2-01313-9


分享